%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從句法結構看游欣妮的「師生情」詩作

黎漢傑 | 2014-03-23 23:00:00 | 分享到

  【港人字講:黎漢傑】游欣妮《紅豆湯圓》這本詩集的作品大致可以歸類為愛情、親情、師生情三個大題目,如果説「抒情」乃這本詩集的主軸應該也不為過。可是,要提到《紅豆湯圓》開拓新詩「抒情版圖」之處的,無疑是那些因爲「教學」機緣而寫的「師生情」詩作了。當然,在她之前,胡燕青、何福仁等都寫有這類作品。不過,以數量和原創性來説,恐怕游欣妮還是這類詩作的代表人物。

  看畢全集,當中不少主旨與教育無關的作品,其實也有很多句子也提到師生關係。如果以主題考量,則屬於「師生情」題材的作品有九首,即〈考試其實是我們共同的課題〉、〈隱形的行李〉、〈週末〉、〈拼貼教室〉、〈Passing Out〉、〈嗓子〉、〈愛在瞳孔裏繞圈〉、〈風景〉、〈會考〉。這一系列的詩,除了抒發師生之情的也流露出作者對教育的深刻思索。而將屬於理性的思考與屬於感性的抒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正是游欣妮在這一類詩作的特色。

  如果從句法角度看,參考高友工、梅祖麟對唐詩的語言學分析方法,句子一般可分爲兩類結構。一種偏向理性思考,一種偏向感性抒情(當然不是說每句都如此截然劃分)。屬於前者的句子,結構連貫、意象有邏輯先後次序出現、以非陳述如虛擬、疑問、祈使為語調、出現主語或者以第一人稱敍事;屬於後者的句子,則結構不連貫、意象偏向並列呈現、以陳述為語調、主語隱去或者以第三人稱敍事感性句子營造空間感,理性句子營造時間感。

  在《紅豆湯圓》,兩種句子通常都會在一首詩裏交替出現。例如以質疑教育制度的〈考試其實是我們共同的課題〉為例,此詩偏向理性議論,開首的句子如:「在監考時思考人生/想像擬題者與答題者的彼此掏空」、「困在自作的蛹内點評批改/在各式紙張上進行填海工程/學習精衛決心/即使未知浩瀚汪洋能否承載新地」均明顯存在一個主語,或者說「敍述者」在進行各種動作,如監考、想像、點評批改、學習精衛決心。句子都是非陳述式,前段的思考與想像是一種假設式,後段「即使」是與事實相反的條件式。上引的句子結構都是有其可以解釋的因果關係,敍事符合邏輯性推演。不過,如果詩作一直以此種句式進行,則讀者難免感到單調,甚至缺乏「詩意」。所以作者在之後的段都穿插不少以意象呈現爲主,強調感覺的句子:「十點泡的濃茶」,「濃茶」就以「十點泡的」前置詞具體地出現,暗示夜深;「無法支持到兩點」的當然是人,但句子結構如此,則讓讀者錯覺主語是「濃茶」,如此則打破平日的邏輯常規,予人驚喜之感。「記分冊上一堆感嘆/和感嘆後的省略」則隱去主語,感嘆和感嘆後的省略兩者仿佛並置出現,而省略的是些什麽則留給讀者空間自行填補。兩種句法互補,讓詩作流露議論的主旨,同時也兼顧以視覺空間搬演意象,從而呈現感官經驗。

  相反,以抒情為中心的「師生情」詩作則亦間有理性的句子,以便作品作時間推演。例如〈嗓子〉,表達的是師生一起參與學校運動會的感情點滴。句子如屬於假設式的「想起運動場上」則將敍事時間推演,從描繪詩人的感情世界(現在時態)拉到回憶中的物理世界(過去時態)。加插學生的俏皮説話:「『搣時』我想你宣佈我個名呀」誠然沒有意象可言,但是其中的語調已經表達了老師與學生的親密代替了一般詩作使用意象所追求的暗示性。另外這句説話本身也推演了情節發展,因應學生要求,老師才在司令台拿著麥克風宣佈學生的名字,下句「司令台前浮起串串穿越麥克風/與學生並肩跳躍的字粒」,也正是老師「嗓子」壞了的原因,可説是全詩的關節。如果沒有了上述句子而只有感情抒發的句子,則詩作的時空難以順利展開,而解讀全詩的鑰匙也隨之喪失了。

  上文曾提到對話,其實游欣妮恰巧正是非常喜歡運用此類句子的詩人。這類句子容易突出詩作人物的性格,例如作爲香港百病叢生的教育體制下的老師,以及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那班讓她又氣又喜的「猴子」。這一點,比較集中體現在〈拼貼教室〉。這首詩的對話句子比較多,「我唔嚟讀書你有糧出」這句出自學生口中的句子,無疑傷透老師的心,也反映香港教育體制長期以利益掛帥,導致學生處處用金錢作考量、以爲學校等同公司、老師等同服務員。「搣時你以爲我們不累嗎?」道出在教學時間過長的弊病下,師生均受其害。「罰佢抄啦」、「我才不要花精神檢查罰抄裏有否混雜粗口徒傷心」、「唔好嬲啦呢啲係我同你嘅集體回憶」可見教學之甘甜,學生天真的回應讓老師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決心。「搣時可以再溫半小時才回去嗎?」一句則讓人感受到師生之間感情的融洽,以致學生自願留校溫習。最後一句對話「媽媽,你們先吃飯吧」又回到身兼老師與女兒兩個角色的詩人身上,學校工作的壓力侵蝕著老師與家人相處的寶貴時間。如此種種,證明對話在塑造學生頑皮又可愛、老師時而嚴厲時而溫柔的性格上,均是不可或缺的。由一開始不受教到最後師生相處快樂,此類或為命令式、為祈使式的對話句,都在推演整個詩作情節的變化。

  從分辨句子的兩種類型來看,游欣妮的「師生情」詩其實包含了她自己在教學過程的所思所感。思考源於具體與學生的交流,抒情來自作者的玄思,所以抽象與具象,在寫詩的過程中就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句子結構並存交替。當詩人抒發情志,作品不失具體的故事骨架;議論得失,文字亦具體可感。這,正是游欣妮的「師生情」詩作可以一讀再讀的原因。【101】


作者簡介:《聲韻詩刊》及石磬文化出版社總編輯,編有《二○一一香港新詩選》。將出版專書:《詩經譯註》及《漢學家周策縱先生書信集》(均與陳致教授合著)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