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B8%AF%E4%BA%BA%E5%AD%97%E8%AC%9B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縫合香港記憶的前世今生——從《香港方物志》到《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

鍾小龍 | 2015-05-08 11:55:54 | 分享到

  【港人字講:鍾小龍】小說界的作家們,南來的作家群,或本地的作家群,都透過小說描述不同的香港,香港的形象在文學作品中隱約浮現出它的面貌,可謂眾聲喧嘩。也斯曾說過香港的故事不會完結,而是甚麼人,站在什麼角度寫眼下的香港,正好概括解釋小說界百花齊放的原因。那麼在散文界,又有誰人默默地梳理香港的面貌?如果有,他又用一種怎樣的書寫模式呈現香港?這個人,不能不提葉靈鳳。

  站於香港歷史研究的領域,葉靈鳳的香港歷史研究是中、港兩者學者的開山第一人,影響深遠。從書寫模式來看,可以看到陳智德的《地文誌》對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的繼承及創新。五十年代的葉靈鳳回顧早期的香港歷史文獻,發現都是外國人的著作,香港在殖民意識下,書籍裡文字的印刷、出版都是背後「權力」操控下的產物,往往承載勝利一方的「話語權力」,呈現外國人視野下的香港。葉靈鳳有見及此,就以一個本地的作家的身份,透過散文的形式寫下香港的種種面貌。早在一九五八年初版的《香港方物志》的前記裡,他提到:「這是我的一種嘗試,我將當地的鳥獸蟲魚和若干掌故風俗,運用着自己的一點貧弱的自然科學知識和民俗學知識......用散文隨筆的形式寫成了這樣每篇千字左右的短文。」作家的寫作宗旨相當明確,就是一種新嘗試揉合科學和民俗學的歷史研究作為書寫的模式,透過這種香港歷史研究的書寫方式呈現香港這座城市。

  說起地方志,正如陳雲所言,就是連接中國史學的傳統,寫某個地方的風物,記錄當地風土人情。先賢孔子說翻開《詩經》,便可「多識於鳥獸草目之名」,我們身為香港的一分子,生於斯,長於斯,對我們香港舊日的「鳥獸草目」、「花草蟲魚」,又有多少認識?顧名思義,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就是香港風物的記錄著作,記錄對象為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下的香港風物。全書共有一百一十二篇散文,也讓我們翻進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看見一幅幅很有香港味道的風景,如〈香港的香〉講述香港為什麼不是「臭港」,而是「香港」?也有講香港的蛇,〈大南蛇〉就是一種南方本地的大蟒蛇,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代表,沙田曾經發現南蛇,作家也從民俗學角度講述南蛇利用粗的身體綑死獵物,並無毒性的特點;而〈鐵線蛇〉就是一種兩足蜥蝪,俗語稱為「兩頭蛇」,現今說起某人是「兩頭蛇」,當中帶有貶抑的意味,相信和這些掌故有關。當中也有講香港當時的猛獸,如〈香港的老虎〉記錄五十年代老虎出沒以及咬傷人的事件,又講述遇上老虎的應付方法。雖然五十年代香港城市化,但老虎依然活動於香港的大帽山、粉嶺,甚至老虎游水到香港島及大嶼山一帶,九龍現今落成的樂富邨,昔日是聞名的「老虎岩」,也是老虎出沒的地方。《香港方物志》的花草蟲魚可謂包羅萬有,並不能一一舉隅。總的而言,《香港方物志》以民俗學的角度為書寫模式,並作出良好的示範,給後人一條大道描寫香港這座城市,也啟發後人對香港另一種的書寫模式。

  如果葉靈鳳的五十年代的《香港方物志》是香港的前世記憶,那麼陳智德的《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下稱《地方誌》)就是縫合香港回憶之作,繼承香港歷史研究的傳統。《地方誌》一書分上、下兩卷。上卷為「破卻陸沉」、下卷為「藝文叢談」。《地方誌》透過以文學、歷史、音樂、流行文化為範疇,結合史料、詩作、典故、圖像等角度切入,呈現一種跨媒體的論述方式,為讀者細數香港的前世今生,續寫香港的記憶。如上卷〈白光熄滅九龍城〉、〈破卻陸沉:從芒角到旺角〉、〈維園可以竄改的虛實〉等篇章,在內容上繼承葉靈鳳的香港歷史研究的傳統,寫九龍城區的掌故、旺角命名由來,或者維園的虛實更改,標誌作家對於葉靈鳳的書寫範式的繼承。重要的是,而陳智德更多寫香港社會的其他領域的發展狀況,在內容描寫的向度漸走向多元的探索,有助主題的挖掘和深化,如〈高山搖滾超簡史〉是對於地下樂隊發展的記錄;下卷的藝文叢談,無論是〈書和城〉、〈書蟲的形狀〉、〈冷門書刊堆疊史〉等篇章,揭露書局的發展及沒落的點點滴滴,統一下卷所有篇章來閱讀的話,可以看到香港書局的發展簡史。陳智德不但繼承葉靈鳳的傳統,並以現代人的目光看香港這座城市,香港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既標誌現代發展的變化,也寫出當下的香港的複雜及多元,他在內容的開拓上作出創新,這是應該受到肯定的地方。陳智德的《地文誌》縫合了葉靈鳳對於香港歷史研究的裂口,讓香港的故事可以一直傳承下去,也正好印證也斯所說,香港的故事陸續有來。

  這兩本書並不是嚴肅的歷史考據之作,亦正如陳智德所言,「『狹窄』與否本不在乎所寫的地方,而在乎執筆者的眼界和文學修為。」一語道破地說出兩代作家的共同心聲和寫照,這兩本書印證兩位作家不但不偏執香港地方的狹窄,對於考察的地貌、風物猶有用心。考古是表象,內在是作家含蓄的抒情。因為深愛香港的失落,所以作家有寫、有記。【101】

作者簡介:
鍾小龍,香港浸會大學文學碩士生。
喜歡現、當代文學、香港文學。詩作、評論見於《聲韻詩刊》。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