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香港文學︰廣東話抑或其他

李卓風 | 2015-06-26 10:56:16 | 分享到

  【港人字講:李卓風】係一次學術會議上,我曾經聽李歐梵教授講過,面對當時殖民地政府嘅英語霸權,香港文人以最正統嘅文言文與之抗衡。語言嘅選擇係一種文化策略,或者亦係一種信念上嘅選擇,更加係藝術嘅基礎。香港文學一直嘗試追尋香港自己嘅本體性,但我認為,香港文學始終未能夠喺文學最基礎嘅構成原素——語言方面作出真正嘅嘗試。我意旨嘅喺,以香港嘅母語——純廣東話語寫作嘅嚴肅文學(下稱廣東話文學),依然付之闕如。

  廣東話同規範漢語實際上係兩種唔同嘅語言,相信已經唔需要我再去論證。咁樣,亦即係話香港文學其實從來冇用自己嘅母語寫作過。當中嘅原因好多,包括兩種語言嘅曖昧性,同埋一班香港文學奠基者嘅南來背景。我今日唔打算討論呢個問題。呢篇文章,只係想討論一種選擇。

  當然可能有人會認為,其實香港作家唔係唔重視廣東話,例如佢哋會將規範漢語同廣東話夾雜使用,好似飲江嘅詩作《樣貌娟好》、潘國靈嘅一啲小說、甚至係金庸《書劍恩仇錄》入面亦有類似現像。但廣東話喺呢啲作品入面只係點綴作用,文章主導嘅語言無疑係規範漢語。如果持廣東話同規範漢語係兩種語言嘅語言觀,情況就好似喺拉丁文寫嘅文章入面加入一定數量嘅英文,亦好難稱得上係英文文學。將呢啲作品稱為廣東話文學,未免取巧。真正嘅純粵語文章,或者只可以喺網絡上見到,但相關作品嘅文學性,實在不敢恭維。(但我必須稱讚嘅係,呢啲作品實際上為純粵言文學作出嘗試。)

  喺本土思潮,同埋文化抹殺嘅語境之下(大家都知道咩係「推普機」),以本土語言寫作嚴肅文學,無論作為本土意識嘅覺醒,又或者作為對抗文化侵略嘅手段,似乎都係理所當然嘅事。上一段我以拉丁文為比喻,目的當然係為本段嘅例子作出補排。事實上喺歐洲各國以自己嘅語言去取代拉丁文嘅過程入面,文學創作都處於先鋒地位。各國通過肯定、推高、經典化一系列以本土語言寫成嘅作品,得以確立自身嘅本體性同國族意識。根據歷史經驗,語言住住係確立自身文化過程入面最重要嘅一環。咁同香港文學而家嘅處境實在有啲相似。首先,香港正面臨最迫切嘅文化入侵,必須以確立自身文化去抗衡,而用語言為素材嘅藝術——文學去做開托者,係好自然合理嘅事。另外探討香港自身嘅本體性,已經係香港文學長久以來嘅母題。咁樣睇,至今仍然未有重要嘅廣東話文學作品面世,甚至連相關嘅嘗試都欠缺,實在顯得有啲匪夷所思。

  當然,縱使我承認我係有政治目的咁去用廣東話寫作,但我並唔認為所有人都一定要含住政治目的咁去選擇使用嘅語言。不過無可否認嘅係,語言嘅選擇本身無可避免一定會包含一種政治傾向。就算真係袪除所有政治性,如果你認同廣東話同規範漢語係兩種語言,咁樣用規範漢語去寫香港文學,就好似以英語寫法國文學、用德語寫中國文學、又或者用法語去寫拉美文學,無論如何都係有啲奇怪。

  張歷君教授就曾經以卡夫卡嘅寫作情況同香港文學作出比較,指出卡夫卡被迫以布拉格德語寫作,同香港文學必須以規範漢語去寫作情況相似。佢話︰「問題不是你最終能否講得一口流利的國語,而是你從一開始便被拋進一個陌生的語言環境中,了解到,國語的同一性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會用粵語誦讀中文文章,但你很清楚,你正在閱讀和寫作的文字根本不應該用粵語來誦讀。沒有人會承認一種以粵語發音的中文,它打從一開始便只能是一個畸形兒,被判定是不合法的。」 及後張教授引用德勒茲同同瓜塔里,並以韓麗珠為例,指出香港文學嘅語言同樣有解域化嘅現象,結果就係將語言推向「一點點推進乾枯的沙漠」(文中冇價值判斷,只係論述現象)。我基本上同意張教授嘅論述,但我認為呢種語言解域化,根本係香港文學自願接受,係香港文學對語言嘅選擇,創造出無數所謂「不合法的畸形兒」。同卡夫卡嘅處境相比,香港文學根本唔係真正嘅「被迫」。而事實上,香港文學一直以本土嘅語境去模彷嗰種注定不可能模彷嘅標準中文,呢個框框,無可避免會壓低香港文學嘅成就。卡夫卡喺捷克語同布拉格德語中選擇後者,原因或者正如德勒茲同同瓜塔里所言,佢「跟原始的捷克地域之間隔著一段無法化約的距離」,所以最終選擇咗一種變體德語。但如今香港文學嘅處境,係被迫喺規範漢語同廣東話之間選擇,最終反而選擇咗一種同自己「有無法化約距離」嘅規範漢語,——一種變體中文,而捨棄一種完整、有悠久光輝文學歷史嘅語言……都係嗰句,實在有啲匪夷所思。

  如果有人認為,香港文學並唔存在我頭先講嘅嗰種選擇,咁我正正就係用呢篇以純廣東話寫嘅短文,去論證呢種選擇確實存在。或者我呢篇文章嘅文句唔係太通順,又或者講起廣東話寫作,會容易產生粗俗嘅感覺,但呢個到底係印象同經驗嘅問題,定係廣東話呢種語言本身嘅問題呢?君不見英語德言法言呢啲文學世界最重要嘅語言,全部都畀人莽稱過粗鄙?大概,如果有人真係高聲疾呼廣東話係一種粗糙嘅語言,嗰個人將會畀如山嘅論證淹沒。我成日聽到有人講,香港文學要走自己嘅路,咁樣,廣東話就係走出既有框框嘅第一道門。我相信,只有打開呢一道門,香港文學先可以見到屬於自己嘅大道。【101】

作者簡介︰
浸會大學學生,認為叮噹能代表其美學信念。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