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字講

本欄園地公開,歡迎投稿。每篇字數為1000至1500字。內容有關香港文學的評論、論述,評論對象除了香港文學的出版或發表的作品,也可包括文學網絡、活動、獎評、現象或個別最近而具爭議或討論性的作品。不接受出版推介宣傳、攻擊。來稿請連同姓名(收取稿費戶名)、發表筆名(如適用)、聯絡地址及電話、50-100字作者簡介及近照一張。投稿請電郵至HKLitCritics@gmail.com。如撰寫書評,請附封面jpeg 300 dpi圖像。一經上載發表,將獲發薄酬。人手所限,恕不設退稿,倘兩個月內不獲通知,請自行處理。

詩在回溯中轉化──《記憶後書》的兩種記憶

梁家恆 | 2017-09-14 17:54:18 | 分享到

 一、記憶的載體與記憶的自身

  記憶像接近中年的戀愛,你不去經營一下,他便迅速流走。尤其近年我們的社會變化如此地急速、劇烈,沒有依存,驀然回首,一時一地的真情實感,過後再也難以尋回曾經存在過的痕跡。於此,像日記、散文、小說一樣,詩成為一種方法,一種讓過去存在不致湮滅的方法。

  鄭政恆的第二本詩集《記憶後書》開宗明義是一種記憶的集合,正好來為我們走過記憶之旅提供有力的例子。詩集明顯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記載了作者遊歷不同國度時的經歷與感想的旅遊詩抄;一是記載香港本地生活體驗的各個單篇。綜觀詩集,似乎作者處身他鄉之時,很自然進入一種觀光者模式,「我登上了白色城堡∕聽著人們用陌生的語言複述戰國故事」(〈大阪二三事〉),「山崗上的聖心教堂遠遠瞰望∕我們看風景從面前一一略過」(〈遠遊‧與驢子遊巴黎〉),「我飾演消費主義的觀察員∕感受別人短暫的滿足」(〈南洋四章‧檳城正午〉)。相較之下,處身本地之中,詩歌的說話者似乎更能適切地融入詩中的那個空間與時間,〈驪歌〉說:「終於你埋首於字裡行間∕也許在迂迴曲折的筆畫裡∕可以找到我城歲月的版圖」。如果前者是記憶,那不過走不出遊客的行旅日誌,觀光者的觀看本質其實暗示了無法消除的距離。只有像後者回到熟悉地域,變回「在地者」,才有可能更好地煥發詩意的記憶或記憶的詩意。

  當詩中的說話者和他的地方經歷緊密扣連的時候,詩歌就變成了記憶本身,像〈荔園〉一詩說:「我跟爸爸說∕不如玩碰碰車啦∕他說好∕將我帶到黑黑的車場∕就不知到哪裡去了」。這是憑藉詩歌重新整理自身記憶的過程,通過詩歌的創作與往後的閱讀,記憶從零碎的虛空光影以某種藝術化的方式凝固下來。那個過程就像鍾玲玲小說《玫瑰念珠》裏說過的一段精簡的話:「時光中無法摧毀的糊狀物,終於凝固為形狀不一的物質,成為心靈中,易碎的珍愛物。」那是一種沉積凝固的過程,如果詩與記憶真有某種確切連繫的話,那應該不是走馬看花,作壁上觀,純粹向記憶出租一種渠道。〈荔園〉最後說:

然而我們的碰碰車一個接一個
繼續前進
駛到馬路上
經過運動場、商場和美孚新村
轉往公路
並且在公路的尾段
我們守規矩依次序在
好幾個巴士站
默默地下車
慢慢地下車

  詩中的主人翁在超現實的時間空間裏急促成長,轉瞬幻化成我們眾人。〈荔園〉一詩的切身,不單承擔個人記憶,甚至同時是我們眾人的集體回憶,詩歌與記憶已無法區分,詩成為了記憶自身──那個珍愛之物。相較之下,例如〈灣仔怨曲〉裏,那種站在路邊旁觀的身影始終揮之不去:「電車往鰂魚涌方向駛去∕單車往金鐘方向駛去∕電車司機回頭向老友一喊∕街上的人八卦回頭一望」。這種記憶雖然也通過詩得以留存,但就比較近乎租出詩歌去記述日常風物了。

二、時事與記憶的隱約矛盾

  《記憶後書》之中不乏優秀詩作,偏偏因為時局的原因,詩集中最廣為流傳的卻是〈在佔領區吹吹風的日子〉。這首詩是作者根據舊作〈在碼頭吹吹風的日子〉略改而成,詩句都比較直白:「風很大的日子∕我跟你到佔領區吹吹風∕街道是我們的∕標語是我們的∕專制不是我們的∕謊言不是我們的」。淺白的寫法可能有即時的實際需要,也可能是政治的激越每每令人難以深沉。遇到類似這種足以令詩人苦笑的情況,筆者總會想起李歐梵曾經批評北島詩作〈回答〉裏,那膾炙人口的破題詩句「只是幾句口號」(〈既親又疏的距離感──序《午夜歌手》〉)的事實。只是現實太像個頑皮的小孩,每每予人哭笑不得的反諷。

  其實,書中寫於二○○五年的〈翅膀〉,通過「誤讀」,也可以歪打正着地成為預視雨傘運動的注腳:「我是沒有名字的天使∕催淚的煙令今夜變得蒼白」,「天使摺疊他的灰色翅膀∕給自己取了一個憤怒的名字」。而在詩集中剛好排在〈在佔領區吹吹風的日子〉之前的〈風波〉,通過屋內的人和窗外的鳥兩個平行的畫面,記述了在準備「上街」之前,人和鳥隔着窗框偶然相遇下,詩人受到啟發,並對家的概念有一點點的感悟。詩的後半部說:

風翻動樹枝
第三隻鳥也現身了
於是我明白這裡是牠們的家
咫尺之外就是我的家
當我等待同行者的電話
執拾行裝
放好雨傘
牠們也抖落身上的微塵
一一飛翔在和平的街道上

  詩作通過雀鳥安詳的,共存於我們社會的另一個世界,寄託了人事世界的理想。象徵手法淡然,只是蜻蜓點水,卻令人長久細味,這就比〈在佔領區吹吹風的日子〉婉轉流麗得多。我們隱約看出了,時事與詩歌之間飄渺不定的矛盾,時事看似具體,但在回憶裏,在詩藝上,其實是抽象而空洞的概念。在〈風波〉之中,詩的說話者經歷了打開窗簾,與雀鳥相遇,收拾行裝幾個微不足道的片斷,靈光一閃的感悟反而因此得以落實到具體的生活經歷之上,閱讀起來,記憶是如此實在,的確在某個時空發生過。那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詩就不只是記憶的載體,詩的每一句都在轉化,最終成為作者的真切記憶。【101】


作者簡介:
梁家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碩士,曾任香港大學附屬學院講師,著有詩集《在午夜撒謊》。


101 藝術新聞網全力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文章內容並不反映新聞網站意見和立場。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