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飛”凡選擇 │《初戀無限JAM》冒險為理想 追夢去到盡

撰文:曲 飛 | 2016-06-30 14:40:14 | 分享到

   近年來,香港出現了一系列有關「為了理想,你可以去到幾盡?」的勵志電影,編導試圖透過簡單故事件去表達出年輕人追夢的心情。可惜這些作品大多欠缺社會特色,人文關懷,導致作品無法進一步提升思考層面。《初戀無限JAM》由愛爾蘭編導約翰卡尼(JohnCarney)負責拍攝的電影,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觀眾除了可以感受到男主角簡單的追夢想法之外,也能夠體會到這名中學生如何面對破碎家庭、校園暴力、國家前景等各種問題。

  影片充滿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流行音樂文化,對於將近「知天命之年」的觀眾特別有親切感,散場之後筆者深深體會到,追求夢想的勇氣並不是依靠單一的口號宣言,而是必須要為自己付出冒險的代價,走進未知的領域,才有機會成功。

開創非一般成長路

  故事講述男主角康諾(法迪亞華舒比路飾)原本在都柏林的貴價私校讀書,但因家境出現問題,被爸爸迫他轉讀一間龍蛇混雜的公立學校。少男首次離家面對完全不一樣的成長環境,幸好結識了向他伸出友誼之手的戴倫,以及精通多種樂器的音樂神童艾文,當然還有令他情竇初開的女神麗芬娜;他為了一討女神歡心,康諾假稱自己是樂隊成員,並邀請對方擔任新MV女主角。三個男生因此要臨時拉伕齊夾band,由一開始翻唱八十年代著名樂隊的名曲,繼而慢慢摸索出自家的音樂風格和開始創作歌曲,而麗芬娜也成為了樂隊的化妝師和御用女主角。在音樂的引領下,幾個年輕人開創出非一般的成長路。

  這是一齣自編自導自傳式音樂電影,編導約翰卡尼重返家鄉都柏林,以八十年代及他的個人成長故事為背景,訴說一個少男面對環境轉變、經歷友情與初戀的故事,音樂在他的成長歷程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約翰起用愛爾蘭年輕音樂人法迪亞華舒比路(Ferdia Walsh-Peelo)及多位擁有音樂才華的新演員,以最真摯的方法演繹非一般的音樂故事,加上Duran Duran、A-ha、The JAM、The Cure, 及AdamLevine等樂隊及歌手的歌曲,為影迷樂迷帶來耳目一新的音樂電影體驗。於我而言,這些自傳式電影的劇本,必須要充滿歷史背景,這樣觀眾才可以感受到角色的血肉。須知道,在八十年代的都柏林有很嚴重的社會及經濟衰退,經過一九七九年能源危機一役後, 隨後上任的愛爾蘭首相Charles Haughey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面對國家的經濟問題,政府向外借貸來挽救經濟,很多人失業,無法再保持以往的生活水準。

音樂高手飾演初哥

  但是,約翰卡尼不希望把故事重點放在經濟蕭條和這對他家庭的影響之上,而是要突出年輕人和大人面對這個時代的分別。例如八十年代初期,愛爾蘭一直都是禁止離婚的,並由天主教會和聖公會強制實施,一九八六年曾有一次憲法修正議案但被立刻否決,直到一九九六年,離婚才合法化。約翰想探討在禁止離婚的制度下,對家庭和孩子有什麼影響。因為編導明顯不是想由政治出發,談愛爾蘭的黑暗時代,而是想講述一個慢慢崩裂的家庭。於是,電影主軸是關於一個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讓觀眾知道他必須擺脫這種狀態,如何建立自己的家庭。這種以「家」為核心去影射當時「國」的問題,很成功令觀眾產生共鳴。

  雖然,影片中有提及失業和外來移民的問題,但是編導想突出愛爾蘭是一個島國,角色很容易會被困於這座島上;這是個面積和人口都很小的國家,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活得很好,但從世界視野來看,其實不是活得那麼好。這電影某程度上是想帶出這個意思,主角發覺他必須要出走,在別的地方體驗人生,而非只困在愛爾蘭。

  至於流行文化元素方面,編導強調這是部以八十年代為背景的電影,而不是一部八十年代的電影,意思是他不是要向八十年代電影致敬,他要令觀眾覺得自己是活在那個年代。這分別是很微妙的,你現在看八十年代電影,必須調整一下自己去接受那些八十年代荷里活用的、而在現今電影中不再可行的伎倆;而這部電影雖然是在說八十年代的故事,但不會令觀眾看到覺得過時,所有電影元素都是觀眾能理解和接受的。音樂元素上,隨着劇情發展,男主角康諾慢慢掌握到如何玩八十年代不同的音樂風格。這位演員是愛爾蘭人,七歲開始成為高音男童歌手,由女高音歌唱家母親Toni Walsh一手栽培和訓練,他參加了全國多個比賽,獲獎無數;十二歲已跟隨Opera Theatre Company巡迴全國演出莫扎特的《魔笛》(Magic Flute)。演唱經驗豐富,所以要他在戲中飾演一位音樂初哥,有一定的難度,而出來的表現充滿說服力。

  最後,劇本另一焦點,就是描寫年輕人如何無師自通地拍攝音樂短片,這些情節成功獲得觀眾掌聲,據了解,編導找了很多八十年代的MV,由Police到Madonna,什麼都有。讓團隊仔細觀察它們的風格,其中Duran Duran的古怪瘋狂風格是重要的參考。最初他們會跟着想好了的構思去拍,但之後進化了,加上主角們都是孩子,應該會不斷嘗試和學習,拿着小小的錄影機去實驗。所以,現在第一個MV是很粗劣的,第二個有改善,到第三個,導演決定進一步走進年輕人的幻想世界,雖然有點偏離之前影片的感覺,但卻是最完美和最貼近八十年代的。【101】

(原載《香港大公報》2016年6月30日B14版)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