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

評論說法有很多種,這裡是曲飛藝評資料庫---【藝】【無】【止】【境】

藝無止境 │顛覆經典 突破想像 《虎百合的王子復仇記》

撰文:曲 飛 | 2016-09-06 13:45:22 | 分享到

   今年是莎翁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藝團公演莎劇好不熱鬧,單是香港劇場,在不足半年時間裡,觀眾已經可以看到四個不同表演風格版本的《仲夏夜之夢》,情況罕見。我曾經在電台主持評論節目時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當觀眾對劇情愈熟悉,他們對作品演出風格愈有要求,他們已經可不再是純粹「追看劇情」,而是嘗試了解當代導演到底如何處理400年前的劇本,再進一步思考莎劇歷久不衰的地方。

不一樣的《王子復仇記》

  在莎翁眾多戲碼中,絕對不可不提他的四大悲劇,其中《哈姆雷特》(Hamlet)又名《王子復仇記》,在1598年發表後,至今已經成為英國戲劇中被引述次數最多的戲劇之一,位列世界名著。來自丹麥的共和劇團(Theatre Republique)快將訪港,劇團夥拍英國地下樂隊虎百合(The Tiger Lillies),重新演繹這齣經典戲碼,的確令人期待。我非常喜歡這齣《虎百合的王子復仇記》(The Tiger Lillies Perform Hamlet),原因是它充滿著小劇場精神。正如前文所指,由於《王子復仇記》的情節已經家喻戶曉,觀眾要求看到的,已經不再是表面的東西,而是渴望見到獨特的導演風格和有深度的觀點。

晦暗曲風 演繹莎翁名著

  劇團藝術總監馬丁.吐連尼艾斯(Martin Tulinius)深明此道,於是請來虎百合的馬廷.傑克斯(Martyn Jacques)為劇本全新創作21首歌曲來推進故事發展。個人認為,他們的合作是絕配,因為樂隊的曲風是以晦暗、墮落、沉淪為基礎,歌曲內容以都市底層小人物為主,天馬行空的奇異想像和宗教譏諷也會涉獵其中;直接、大膽從來都是樂隊演出的代名詞,故此當他們以歌曲來演繹莎翁筆下的偽裝、瘋癲、悲慟、憤怒、背叛、復仇、亂倫、墮落等主題時,簡直是天作之合。

  哈姆雷特的經典獨白「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已經是戲劇史上流傳最廣的台詞之一,也是許多現代演員噩夢般的表演難關。這次導演除了交給演員「正常」演繹外,為了強化男主角被命運玩弄的觀點,特別憑歌寄意,放大劇本的主題思想,除了《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還有哈姆雷特被父親亡魂纏繞的《謀殺》(Murder),至於女主角奧菲莉亞(Ophelia)就以一曲《獨自》(Alone)來突出她愛上了一個危險男人的複雜心情。

思考悲劇價值

  除此之外,導演還選擇了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的劇場手法來拉近觀眾距離。布萊希特提倡史詩劇場(Epic Theatre),他認為戲劇主要是以藝術手段反映人類社會狀況,教育觀眾思考和批判劇中所示的問題,從而帶起社會變革。他的戲劇理論別樹一幟,有別於康斯坦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 1863-1938)的表演方法和著重心理分析。布萊希特強調:人的行動轉變決定了事情怎樣發生、左右結局,並提醒觀眾要時刻理性思考,不應沉溺在感性的情節中,因此設計出不少獨特的舞台手法,如「疏離效果」、「敘述性」、「打破四面台」等等,對往後世界戲劇的發展影響深遠。所以,現在觀眾可以看到身為說書人的馬廷.傑克斯在說唱整齣悲劇的始末,同時也刺激觀眾以批判者的角度去思考悲劇的價值和意義。【101】

(原載《都市流行》2016年9月1日)


版權法及免責聲明 | 採訪邀請 | 廣告查詢

Copyright ©2007-2020 Arts Culture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